close

  6月22日,由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“長安-天山廊道路網”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,成為首例跨國合作、成功申遺的項目。(2007年資料圖片)中新社發 劉新 攝
  中新網6月25日電 日前,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,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、哈薩克斯坦聯合提交的“絲綢之路:長安—天山廊道路網”文化遺產申請項目成功入選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對此,美國《僑報》近日發表社論稱,絲路的歷史與現實意義,從未減弱,相反,在這個時代其作用凸顯,更應受到廣泛重視。從古絲綢之路走到今天的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,中國期待打造升級版的“繁榮、安全、開放、合作、包容和共贏”世界發展格局。
  文章稱,絲綢之路“申遺”的成功,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構想,跨越時空為中國與中亞、西亞乃至歐洲各國的交流合作打開了巨大想象空間,也讓中國的盛世夢想有了實實在在的載體。
  2100多年前,一個叫張騫的陝西漢中人,受漢武帝委派,走出西安城門,跨過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梁柱橋——渭橋,開始了一次彪炳千秋的“出訪”。伴隨著張騫出使西域的不朽傳奇,“絲綢之路”開始進入國家史冊。在這條路上,在悠長的駝鈴聲中,亞歐大陸的古老文明幾千年來不斷出發,音樂、繪畫、雕塑、舞蹈、各種飲食文化、服飾文化、生活方式都在這裡相互滲透、碰撞、交融……
  文章指出,中國和中亞國家如今共同推動絲路申遺,絕不僅僅是為了紀念一段歷史,緬懷幾位偉人,而是要在這條溝通中外和古今的道路上譜寫新傳奇——2013年9月,在哈薩克斯坦訪問的習近平提出的共建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倡議。這條經濟帶所承載的現實與未來空間,超越國界,超越經濟,是中國伸向世界、伸向未來的“橄欖枝”。
  在經濟層面上,有人說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像升級版的西部大開發,但它不是,它不是東部轉移而來的經濟形態,而是根植於這片土地,源自於自己的歷史,適應自身地域特點的經濟復興。
  在國際關係上,三國聯合申遺,不僅是去記憶共同的歷史,還要串起共同的現在與未來,中國與中亞國家要全面加強務實合作,將政治關係優勢、地緣毗鄰優勢、經濟互補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優勢、持續增長優勢,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。
  在文化交流上,絲路留存的不僅是莫高窟的洞穴,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,更要譜寫活的歷史。印度的佛陀、伊斯蘭教的真主曾從這裡走入中國,並融入中國人的信仰世界,和本土文化一起,構建起中國人的靈魂居所,千百年來人們在此安放心靈。今天,中國人該怎樣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?絲路途經的新疆甘肅等地,古老的伊斯蘭教怎樣煥發新意,怎樣幫助信眾解答現實困惑,怎樣與宗教極端勢力抗衡,怎樣用真正的宗教信仰引導被蠱惑的青年?
  文章認為,絲路的歷史與現實意義,從未減弱,相反,在這個時代其作用凸顯,更應受到廣泛重視。從古絲綢之路走到今天的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,中國期待打造升級版的“繁榮、安全、開放、合作、包容和共贏”世界發展格局。  (原標題:美華報:“絲路”現實意義不減 中國推包容發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p85wpp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